日投料量養豬生產中僅注意飼料中的營養水平,而不注意飼料的日投料量。日投料量不能滿足或超過其生長發育所需要的營養,要么延長飼養期,降低了飼料利用率;要么造成過食,引起消化不良,造成飼料的浪費。為此,在科學配料的同時,一定要重視飼料的科學投喂,以充分發揮其增重潛力,提高飼料的利用率。一般生長育肥豬的精料的投喂量按豬體重的4%左右投料,瘦肉型豬在60千克以后可按其體重的3.5%投料;也可根據預期日增重與飼料的預期利用率(飼料/增重)確定,即日增重千克×飼料利用率(飼料/增重)=日投料量千克。
適合飼喂根據豬前期生長慢、中期快、后期又變慢的生長發育規律,為獲得較高的飼料報酬,應采取直線育肥的飼養方式,以縮短飼養周期、節約飼料。同時,要實行精、青、粗的飼料搭配,并實行拌潮生喂。
適宜溫度圈舍要保持清潔干燥,冬天有利保暖,夏天有利散熱,為豬創造一個適宜的生長環境,以減少疾病的發生,降低消耗,提高飼料利用率。一般豬的適宜溫度為17℃~21℃,過高或過低對飼料利用率均有不良影響。
疾病防治要搞好疫病的防治與驅蟲,最大限度地降低發病率,以提高飼料的利用率。在養豬生產中,每年均有相當數量的豬因患慢性疾病和寄生蟲病而造成飼料隱性浪費的情況比較突出。為此,養豬要做好計劃免疫和定期驅蟲,保證豬的健康生長。
適時屠宰在生長前期(60千克前),骨骼和瘦肉生長較快,飼料利用率高;然后隨著月齡與體重的增加,脂肪生長超過瘦肉,而長1千克脂肪所需的飼料比長1千克瘦肉高2倍多。所以,飼養周期越長、體重越重,飼料利用率則越低。一般雜交豬的適宜屠宰體重為90~100千克。